登月先锋 First Man-不是因为它容易、正是因为它困难

的图片 第1张
这部‘登月先锋(First Man)’叙述美国太空人阿姆斯壮在1969年登陆月球前几年间的家庭生活与职业生涯,根据2005年出版的同名阿姆斯壮传记“First Man: The Life of Neil. Armstrong”改编而成,原著作者是专研太空科技史的历史教授兼科普作家James. R. Hansen,编剧则是‘惊爆焦点(Spotlight)’的编剧乔许辛格Josh Singer(这位编剧拥有吓人的学历:耶鲁大学数学经济双学士、哈佛法学博士加商学院MBA,剧本中常有发人深省的议题与对话)。观众可以预期这部片不会是一部拍得像星际争霸战那样娱乐性十足的电影,不过当然也不会是一部只强调逼真太空科技特效与主角生平大事记(这些Google上就可以查到)的无趣电影。
根据资料,作者Hansen花了两年的时间才说服行事低调的阿姆斯壮同意让他写下传记,书中内容包含了阿姆斯壮从小的成长过程、家庭生活、事业发展到参与举世闻名的“阿波罗11号”登月壮举。作者在本片上映后的访谈中提到,编剧乔许辛格对登月计划的技术发展细节做了更多研究、挖掘得更深入。不过,编剧在改编上更大的贡献,可能是将这部电影的故事主轴定义在阿姆斯壮的丧女之痛上。

(原著作者James. R. Hansen在本片上映后的访谈,他认为电影很出色,而阿姆斯壮本人如果还在世肯定不会喜欢这样的电影宣传场合,因为他一向行事低调,不喜欢被当作名流)
要拍摄这样一个科技画面占影片极大部分、人物生平也低调行事没有太多戏剧化波动的传记电影,没有一个可以引发观众同理心的主轴可能很难让观众专注两个小时片长。影片完全舍弃了阿姆斯壮传记中的成长过程,直接以阿姆斯壮在工作中的惊险试飞开场、紧接著加入他照顾罹癌幼女的煎熬、丧女的哀痛,然后他应征了美国政府的太空任务双子星计划,也象征了一段新生活的开始。
虽然阿姆斯壮家的新生活表面上是开始了,但是丧女之痛的主轴以及陆续发生的阿姆斯壮同事罹难悲剧让整部电影从头到尾一直有个哀伤的基调。雷恩葛斯林(Ryan Gosling)饰演的尼尔阿姆斯壮在片中总是郁郁寡欢、极度压抑,也加深了这个人物给人始终心如止水临危不乱的印象(所以有些负评觉得Ryan  Gosling这次的演出似乎太过面无表情,我个人觉得在这样的电影基调中这种表演方式是很恰当的)。

(原著作者与本片编剧Josh Singer两人接受访谈,Josh Singer提到阿姆斯壮埋藏悲伤的能力以及领导特质令他非常惊讶但也被其启发)

;

克莱儿芙伊(Claire Foy)饰演的阿姆斯壮妻子珍妮特这个角色似乎对阿姆斯壮登陆月球这件事来说不太重要,但是身为女性的我对这个角色倒是心有戚戚焉。女性似乎很难不被小孩与家庭给牵绊住,一但成为家庭主妇,似乎就只能看著自己的伴侣在职场上恣意挥洒、把家当作路过的休息站,自己却只能每天困在家中应付小孩的吵闹情绪成长教育等等琐事。
影片中隐约透露出这段婚姻将不会白头偕老,虽然故事最后停留在阿姆斯壮登月回到地球后夫妻两人在检疫隔离所的温馨无言对望,但真实的人生中阿姆斯壮与珍妮特在1991年离婚(原因是珍妮特无法再忍受阿姆斯壮常常不在家这种疏离情况)。想想看,两人从1969年登月成功归来的激动喜悦到1989年终于分居,经过20年后两人还是无缘继续生活下去,相信珍妮特提出分手时应该是非常痛苦的。阿姆斯壮在1992年认识了第二任妻子,于1994年再婚。但珍妮特并没有第二次婚姻。(PS. 阿姆斯壮于2012年去世,珍妮特于2018年去世。)
的图片 第2张
(这个场景预告了珍妮特的不满终将无法一再容忍阿姆斯壮常年在家庭中缺席的疏离状态,连演员Claire Foy也为Janet Armstrong叫屈,请参考:https://www.bustle.com/p/the-real-janet-armstrong-was-so-much-more-than-just-a-wife-says-first-man-star-claire-foy-12260105 )
欣赏本片的过程中详实的太空计划进度呈现画面可能会让对这方面没有兴趣的观众感到有点无聊,不过影片的确达到导演达米恩查泽雷(Damien Chazelle)所宣称的效果:让观众逼真地感受太空人的视角。其中我对于在阿波罗一号拔插头测试中让三位太空人无辜死在密闭驾驶舱中的悲剧感到最为震惊(若没有这次意外,在月球上的第一人就是Ed White而不是Neil Armstrong了),很难相信这样荒谬的情况竟然真的在大名鼎鼎的NASA存在过,而这样的计划团队最后竟然有能力平安地将太空人送上月球。
片中也呈现了在这次荒谬悲剧后美国社会排山倒海而来的反太空计划示威压力,假使当初美国政府抵挡不了来自外行民间抗议团体的压力、让登月计划就此喊卡,美苏太空竞赛的结果、甚至是人类后来的历史都将改写了。这件事也是让人颇有感触,当权者必须判断将国家的资源投在何处,这责任之重大绝非现在的一般政客所能想像。而凡事不到最后盖棺论定,是很难评断功过价值的。

(由Gil-Scott Heron所作的“Whitey on the Moon”,反映出当时非裔美人在困苦的生活条件下不能谅解代表白人菁英阶级不食人间烟火的登月计划)

 

虽然全片剧情并没有太多的高潮起伏,整部片的调性与角色情感也刻意压抑,但影片最后放出甘迺迪总统当初宣布启动太空计划时的演说纪录片,他说:“有人问我们为什么选择登陆月球作为挑战?没有为什么,我们就是想做这件事,不是因为它容易,正是因为它困难。”这段话在看完本片后来看特别感人。大家想想看:牺牲这许多人、众人团结一致前仆后继完成的这项登月壮举,是结合了多少人类的智慧与勇气的结果?这部片对于提高美国人的爱国意识、以及唤醒人类追求卓越的高贵情操应该是有很大帮助的。
原本以为会在平淡中结束的电影,片尾用了女音吟唱的简单干净配乐,配上阿姆斯壮夫妻无言隔窗的两手相对镜头,竟然有一股让人不忍离座的情绪渲染力。这时影片想传达的,恐怕已经不是“这是我的一小步,也是人类的一大步 (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a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这么简单直接的道理,而是一种说不出来的惆怅惘然。

(片尾的配乐让全片画龙点睛,清雅的女音吟唱与激昂的管弦乐曲都让人留在座位上不忍离去,本片由Justin Hurwitz担任配乐)
我留在座椅上直到最后字幕跑完,背景音中传来太空人与休士顿控制中心的通话录音,充满杂讯的微弱音波回荡在空荡荡的戏院中(因为这时观众已经都走光了><),成了观赏这部电影后一个最难忘的记忆。而这样的感受,就不是读一本传记、也不是Google人物维基百科资料所能得到的了。:)

IMDb:7.7

MyScore:8.5 (尤其适合国高中自然科老师带学生集体前往观赏>< )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进戏院观赏,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错过)

***

赞 (0)